
【精品】活动计划范文合集9篇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为此需要好好地写一份计划了。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计划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活动计划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计划 篇1一.指导思想
兴趣是学生的内驱力,引发学生浓厚的情感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农村小学英语学习缺乏语言环境,学生遗忘现象比较比较严重,出现学时会、用时忘的现象。长此以来,会导致一部分学生成绩偏差,慢慢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影响老师的正常教学。有效的课外活动是用丰富的多彩的游戏、对话、竞赛来提高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把阶段性的英语知识加以总结,为英语语言的信息加工提供机会。每举行一次活动,学生就多一次重新考虑和寻找材料之间内在联系的机会,使一些新的信息与原有的知识相联系,把所有的孤立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小学英语教学的活动立足于现实,着眼于学生的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仅靠纯课堂内教学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英语的需要,我们应树立大课堂的教学观,重视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为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为了丰富小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为他们三年级的英语课程开设打好基础,我们开设小学英语兴趣小组。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有效的课外活动,从小培养学生对英语及英语学习的兴趣。
2.授人以渔,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个性心理。
4.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后今学习英语打好基础。
三.活动对象
本校学生,原则上学生总数不超过30人。
四.活动内容
1.学唱少儿英语歌曲、英语儿歌、做英语游戏、看、听、学、讲、演英语小故事等。
2.拟以多种低幼英语教材的部分内容为蓝本,开发适合本校1—2年级学生使用的校本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生活常用句型和词汇,包括问候用语、初次见面用语、客套用语、公共场合特定用语等等。
3.文艺节目排练:合唱节目一个,拟参加元旦文艺汇报演出。
五.进度安排
周 次 课 时
第五周 2个课时
第六周 国庆休息
第七周 2个课时
第八周 2个课时
第九周 2个课时
第十周 2个课时
第十一周 2个课时
第十二周 2个课时
第十三周 2个课时
第十四周 2个课时
第十五周 2个课时
第十六周 2个课时
第十七周 2个课时
备注:
1.活动次数为每周两次,兴趣小组活动课时间。
2.地点:多媒体教室。
活动计划 篇2学习目标:
积极参与游戏活动,轻松自然地进行自然地形跑。
学习内容:
游戏:自然地形跑
学习步骤:
一、游戏活动,积极参与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集队、队列练习。
2、和学生一起复习贴烧饼游戏规则。
3、组织学生围成一个圈进行游戏,学生游戏时老师及时提醒要求,巩固学生对规则的理解。
4、提出分组要求,组织学生分组游戏。(由指定的学生全权负责。)
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深入熟悉游戏规则,知道游戏要求。
3、全组围成一个圆按规则进行游戏。
4、全组分成两组,由指定的同学负责游戏,扩大活动的比例。
5、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正压腿、弓步压腿、坐压腿三种柔韧练习。
二、自主选组、自主练习
教师活动:
1、讲解分组要求(按体能分组,3—6人一组;选好组长;纵队排好,组长在前。)组织学生分组。
2、提出自然地形跑的要求:(合理选择场地和速度;合理控制路程;注意跑时纪律;注意呼吸,轻松自然;时间由老师控制。)
3、观看和指导学生进行自然地形跑。
4、向小组长了解每一组的完成情况。
5、组织学生柔韧放松。
6、小结整节课的学习情况。
学生活动:
1、仔细听好分组要求,自主选择伙伴,选好组长,排好队。
2、认真了解自然地形跑的要求。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自然地形跑,体验不同地形的跑步动作。
4、小组长交流自己一小组的跑步情况,管理感受。
5、听口令进行柔韧放松。
活动计划 篇3为了更好的配合学校搞好素质教育,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启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及表现能力,特成立学校合唱兴趣小组。为了使活动顺利高效开展,现将本学期活动情况作以下安排:
训练方法及过程:
训练为了提高,提高为了表现;训练要有手段。合唱的基础在于提高声部的齐唱能力,声部的基础在于提高个人的基本功,为了巩固中声区,解决用声上的响而不噪,轻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做到合唱声音上的谐调,平衡统一,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集体训练。然后再逐步过度到音准、节奏,扩大音域,咬字、吐字,幅度变化等方面的训练。
1、声音的训练
(1)、呼吸(2)、声音位置(3)、直声训练
2、音准训练
音准是音乐表现的基础,好的音准来源于基础训练。多声部
合唱的音准训练较为复杂。
3、寻找共鸣位置扩大音域的具体措施。
(1)、胸音训练(2)、头音训练
4、合唱表现的四种手段。
(1)、连唱(2)、跳唱(3)、强而有弹性(4)、不连不跳
5、节奏训练
音乐是在时间中展示的艺术,节奏是它的组成部分和主导因素,没有节奏也就没有音乐。
6、咬字与吐字的训练
以字带声,以情带声,字正腔圆是我国民族传统的唱法。它讲究字清意深情自真。
训练内容:
1、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和规范的训练步骤来训练学生的声音。
2、中外合唱名曲。
3、合唱姿态、舞台造型。
音乐兴趣小组工作计划
(04——05第二学期)
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社综合素质,满足部分音乐爱好者的兴趣.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先将本学期音乐兴趣小组的活动计划简介如下:
一、音乐知识方面
本学期将具体教给小组学生的有:音乐知识及音乐语言的基本要素、拍子音名、音 ……此处隐藏2847个字……的景物,所听到的声音,所产生的联想,所获得的感受,按照一定的顺序,有重点、有感情地记录下来,就是一篇游记。写游记有如下一些要求。
(一)写游记必须写清游踪
(二)要留心观察
(三)要做记录
五、怎样状物
状物作文,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所谓状物,就是具体、形象地描写物体的特征、形态、色彩、质地等。这个物还应该包括动物、植物等类。由于不同的物有不同的特点,所以状物的方法也不一样。
(一)怎样写物品
1.抓住特征
2.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1)按总一分一总的顺序写。
(2)按物品各部分的空间顺序写。
(3)有的物品,须按先外后内的顺序写,即先写外表,后写内里的顺序。
3.状物需要想象和联想
(二)怎样写动物
大多数小学生都喜爱小动物,看了以后总想把它们写出来来。到底用什么方法,才能写好描写小动物的作文呢?
1.写外形
2.写习性
(三)怎样写植物
1.可以从整体到局部
2.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
3.写观察日记
4.以四时变化为序
5.托物抒怀,借物咏志
具体安排:
第三周:清点人数,整顿组员,进行《我的妈妈》题目的开头训练。
第四周:继续进行《我的妈妈》题目开头训练。
第五、六周:对《我的妈妈》这篇作文进行整篇训练及讲评。
第七、八、九周:对人物、动物进行细节描写训练。
第十周:庆祝“五一劳动节”。
第十一周:进行写人记事习作训练。题目《可爱的…》。
第十二周:对习作《可爱的…》进行讲评。
第十三周:进行写景习作训练。描写《雨》。
第十四周:对习作《雨》进行讲评。
第十五周:欢庆六一。
第十六周:学生自由写作。
第十七周:习作验收。
活动计划 篇9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现代化的关键就是技术的现代化。“四化”建设需要大批的科技人才,“科教兴国”势在必行。邓小平同志为全国首届青少年科技展览开幕时题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天文的希望。”现在的学生,担负着科技兴国的历史重任,我们必须把科技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从小学生抓起,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强调的是“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因此,我觉得在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途径之一。
(一)、活动目的与内容: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学生“合格+特长”的素质教育发展,丰富青少年课余实践活动等精神;在本学年中,我校科技组制定以下几项评比活动:①小发明、小制作评比、②表演小实验、③创作小发明论文评比、④创作小发明绘画评比、⑤创作小发明工艺评比、⑥天文与气象站评比等活动。力争每年选送一定数量的科技作品,能够参加市科技创作小发明等评比活动.
(二)、活动具体实施过程:
一、合理使用科技活动教材,使科技活动有目标、有结构、有层次地开展。
学科课程沿知识系统发展,活动课程沿实践系统发展,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便形成了能力系统。能力的培养与发展需要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过程,它应该与知识的发展同步进行。这就是说,活动课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我校要求各任课教师要在兴趣的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中固有的科技教育内容,造就大科技的教育气氛;每个教师都根据自己所教的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各种各样的科技活动评比,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了不同层次的教育。
二、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教育活动。
能力的培养多在活动中取得。课堂教学只把生动活泼献给学生是不够的,还应当把时间还给学生,解放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获得自由之手。教师要带领学生在校内校外、课内课外开展多种有意义的活动,其中手工制作活动和实验操作活动是学生探求知识、提高技能素质的最佳形式,手的运用促进脑的开发,从而使未知世界变成已知世界,这就是发明和创造。在本学年,我校开展了如下四方面的科技活动:
1、参观调查活动,崇尚亲近自然。
伽利略说过:“真正的哲学是写在那本经常在我们眼前打开着的伟大的书里面,这本书就是宇宙,就是自然界,人们必须去读她。”参观调查,可以把学生带出课堂,带向社会,带向大自然,将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作为他们的认识对象。它为学生亲近自然、崇尚自然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对于发展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在本学期中,我校将组织学生到石劈山秋游活动,不但让学生见识到各种稀有植物的种类,而且了解大自然的植物多样性,扩大学生天文知识面,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2、科普阅读活动,丰富知识视野。
在小学天文兴趣小组中,结合课堂学习内容布置学生课后阅读各种报刊杂志、科普节目,推荐阅读《少儿百科全书》、《祖国上下五千年》、《我们爱天文》、《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观看《天下》、《探索奥秘》、《人与自然》、《动物故事》等电视科普节目,让学生到“大课本”中去获取知识,提高天文素养。
3、小论文、绘画活动,激发探究兴趣。
小论文、绘画活动就是学生将自己天文探究的过程和发现,用书面或绘画的形式表述下来。让小学生通过写小论文、绘画等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对天文探究的兴趣,有利于训练小学生的天文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天文态度和天文方法,形成初步的天文意识。在小论文活动中,需要丰富的天文文化知识,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地学习;而小论文写作的成功,又可以反过来刺激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天文学习,产生从课内外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从而推动学生知识水平和研究水平的提高。
4、开展科技创新小发明评比活动,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学生的科技创新小发明活动,是我校开展学生课余活动的特色之一。以班级为单位,通过每周、每月的科技小发明作品评比,激发学生的天文探究的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每学期,通过学校举办科技小发明作品展示活动,让学生之间萌发创新思维;通过科技创作活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猜想思维得到进一步验证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天文知识的兴趣。学生的天文探究往往不能够一步到位,通过学生的猜想——制定计划——初步制作不断反思——最终的科技作品;让学生逐步地建立天文探究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
第1周科普讲座
第2、3周橡筋动力飞机制作
第4、5周木棍机器人
第5、6周遥控汽车的制作
第7、8周电动自由飞机制作
第9、10周模拟火箭发射
第11、12周直升机原理及气球直升机制作
第13、14周双桨风力小车制作
第15、16周齿轮换挡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