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高中作文

时间:2022-12-21 01:45:09
年味高中作文8篇

年味高中作文8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年味高中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年味高中作文1

丝丝寒意袭来,卷来浓浓的年味,乘着这席风,我和妈妈回到了家乡小城。

我们的小车钻出高速时,已是夜色,或许是兴奋,让在高速辗转了五六个小时的我毫无倦色。缓缓入城,划过车窗的景色让我既熟悉又陌生,不少新建的高楼拔地而起,仿佛为了新年而耸立,原来参差不齐的小商小店不见了踪影。如果不是呼吸着熟悉的家乡的空气,听到那深入骨髓的乡音,这霓虹灯装饰一新的新城真让我不敢认。此时那流动的一抹抹红色散发着的年味却是别样的温情。

淡淡的阳光透过窗户射进来,微凉的空气传来一阵阵浓香扑鼻。推开房门,原是对门的邻居在熏腊肉。抬头一望,小区家家户户的窗檐下挂满了各种腊味。凝结的油脂在阳光下散发出诱人的光泽。正当我垂涎三尺时,妈妈拽着我去购物。超市的阵仗让我震撼不已。随着欢快的喜庆音乐节奏,人们和缤纷满目的货品一起共舞。只觉人潮涌动,货品狂舞。我和妈妈在这节奏中很快堆满了一车的美食,却在出口处随着“长龙”摇摆了许久。这年味就如超市的装饰火焰般热烈。

大年三十,我们一家小三口,收拾停当,驾着小车前往乡下爷爷家团聚。行驶在城乡高速上,空气异常清新,青山绿水间,一栋栋造型新颖的乡村别墅,在牛毛细雨中色彩不失明丽。特别是人们特意为它们穿上的新年新装,色彩更是艳丽,那是充满年味的色彩。不到三十分钟,我们便来到爷爷新建的乡村别墅前,二叔一家已经来了,因为我在院子里看到了他的座驾。

乡村的厨房宽敞,还有柴火灶。媳妇婆婆们一番忙碌后,丰盛的年夜饭开席了。亲人们互相祝福过后,聊起了家常。“现在的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也就这么十几二十年,这差距哪那么大。”爷爷笑哈哈地发表感慨,“以前用个油灯,省得不得了,看看现在家家户户亮堂堂。去个县里得靠两条腿,走个一整天,还得是利索的,看看现在家家小车,高速都到门口了,三十分钟不到就到了。”喝了点红酒的二叔摇头晃脑地接话:“还说您那时候,九九年我同学弄个直板手机有砖头那么大,把我羡慕得看看现在的手机功能强大得无法形容。想家了视频一下“没等叔叔说完,妈妈也插嘴了:“仅仅手机么,各方面的发展都超出我们的想象,生活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富裕,城市乡里,你见着几个生活困难的人家吗?哪家不是好房子住着,好车子开着。”“现在,只要不懒,哪里都好生活。”奶奶也忍不住了。我坐在饭桌上,看着大家你一言我一句地述说着各自的幸福。心里默默地想:中国人民是全世界幸福指数最高的人民,这绝不是虚言。年夜饭在谈笑声中结束,可幸福的年味在延绵。

夜幕中,璀璨的烟花绽放,隆隆的爆竹声迎接新年的到来。我静静咀嚼年的味道:年味在祖国高速发展中更新;在祖国繁荣富强中醇香;在人们幸福声中传递;在新一代的奋斗中传承。年的味道就是创新、富裕、幸福、传承。

年味高中作文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途苏,又逢佳节,本应该另人兴奋无法入眠的除夕夜,我却怀揣着一颗平静的心在网上聊着天。什么过年?什么除夕夜?还不跟每周六一样,吃完饭上网聊天,我印象中的欢庆场景去了哪里?那浓浓的年味呢?

在农村外婆家,刚入冬就开始准备年货——腌制品,灌香肠,腌猪肉,腌咸鱼,腌菜。当肥肉在卤水中泡过挂在屋外晾晒,不需几天,一块块油晃晃的肉就开始不停地往下滴油,猪油裹着猪肉,就像冰糖葫芦,冰糖裹着山楂,嗯!的确很诱人。把肉注入猪肠里挂在屋外,不需几天,也会滴起油来,把鱼用盐抹好一样挂在屋外晾晒,而腌菜却是将菜放入水缸中压上一块大石头摆上一两个月的,用来炒肉丝,也很好吃,渐渐地家里的吃的东西越来越多,炒花生,炒板栗,炒瓜子,听老一辈人说吃瓜子会变美。吃瓜子,吃瓜子,吃出一张瓜子脸,于是我拼命吃,真希望再长美一些,这致使我的门牙成了瓜子牙,哎,当时少吃点就好了,过年,我们猴孩子就喜欢玩擦炮,取出擦炮,往火柴盒上一擦,摩擦处立刻喷出半寸多长的火焰,接着冒出一缕烟,再抡起手臂向前一扔“叭”一声响,瞧这架势,好象在跟扔手榴弹似的。过小年一家子聚一聚,年货准备也差不多了,青菜,大白菜,萝卜,山芋,羊肉,牛肉以及一些腌制品。最开心的还是小孩子,热烘烘地挤成一团说什么吃的,玩的,到了灶王日,要在灶台上贴上灶王像,嘴里贴上一块冰糖,这样,灶王就不会向玉帝说我们家坏话了。年三十,往往最忙碌,贴春联,收拾屋子,穿新衣,挂寿星像,搭供桌,做供品,包饺子还分素和肉,包汤圆,贴春联用的不是胶水,而是用面粉和水,再放锅上加热半成熟,粘乎乎的倒是挺好用的,三十晚上,吃过年夜饭,直到午夜才睡,一家子聊聊一年的见闻。小孩子在院里放了一会烟花不太久就睡了,当午夜的钟声撞开新年的新门,年就这样过了。正月初一一早起床吃颗糖向家长问新年好,这一天不用刀,吃素饺子,直到大年初二才能开刀吃肉。那些记忆总是很美好,尤其是三十那夜不绝的鞭炮声,年味真的好浓。

渐渐地,回外婆家次数越来越少了,只能留在家里过年,稀薄的年味,让我无法察觉这就是过年,正月前一个礼拜才准备年货,不谈小年与灶王日,买的年货很方便,买的年货各种各样,丰富无比,有许多“温室”菜,可我总觉得年味很淡,这哪里是过年,真像是过星期六,心里头对年味的感觉越来越淡,竟忘乎了真正的年味,年味淡了,在我心底的年味真的淡了。

今年,又去了外婆家,大雪挡路,直到年三十才到达,一张张历经风雨磨砺的笑容顺着皱纹蔓延一年的辛劳,伴随着做年货的小调,流失,一年的不悦,在新年的鞭炮声中消散,这浓浓的年味不正是因为快乐与满足而带来的吗?

我心里的那份忽浓忽淡的年味儿不正是因为我心中有太多的不满吗?放下太多的包袱,又变得开心起来,久违的年味又回到了我的心里,只要每天都很开心,每一天都可以过年,那年味时淡时浓,过年只要满意,真心付出的就好。

年味高中作文3

寒风凛冽,小雪悠悠。迈步于风中,独自体味这寒冷中的惬意。我伤心,伤心于雪的吝啬;我痛惜,痛惜于逝去的年味。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鞭炮从远方传来,震耳欲聋;烟花从山的那边升起,绚烂多彩。雪的甘甜沁人心脾,炮竹的清香扑鼻而来。而我在雪中却闻到了一股恶臭,在烟花灿烂的夜空下却感到年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逝。

过去,人穷而味浓。孩子们都掰着手指头数着日子期待着初一的到来。因为初一是新的一年的开始,各家的孩子都能穿上新的衣服,都能收到或多或少的压岁钱。拿着各自新年的收获在同伴中显耀,这是纯真快乐的分享,更是无邪的童心对年味的诠释。披着小棉袄,在雪地里奔跑,孩子们才是这个冬季里的真正勇士。当然,大人们亦伫立在远处为孩子的活泼可爱而笑声连连。稍些调皮的孩子悄悄地将鞭炮扔在别人脚下的雪堆里,“嘭”地一声将他给吓住了, ……此处隐藏3366个字……一,天公作美,艳阳高照,春风和煦。一早我们约好全家“广场徒步”,迎接新年的第一天。从家里出发,我们经过平日最热闹的那条街水电街,让我眼睛一亮。原来大年初一,整条街就像铺了一层红地毯,鞭炮声、锣鼓声、汽车的鸣笛声不绝于耳。一条不到两公里的大街,穿黄色“战袍”的环卫工人,五米一岗,十米一哨,或两三人一组,或五六人一队,扫着推着,大清早便成了一道最美最靓的风景。而今年的这一天,红地毯不见了,街道干净整洁了,环卫工人更是少了许多,他们说着笑着。听一位环卫大婶笑着说:“今年不放炮了,我们不仅轻松了,更好的是再也不用做着事却提心吊胆了”后来才得知里面的故事,就在去年的大年初一,跟她一起做事的同伴家里因炮竹意外发生了火灾,瞬间灰灰烟灭,所幸没有人员伤亡。听完后,我诧异之余,更是油然而生几分敬意。

时过境迁,日新月异。我终于有了答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过年?我想,天更蓝了,水更绿了,城市更美了,空气更清新了,美丽中国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才是我们现在真正需要的;文明、健康、安全、生态不正是应该成为我们过年的新时尚和味道吗?这样的“年味”才真正值得点赞!

年味高中作文7

书上说,春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定在农历正月初一。

从小年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准备年节东西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

记得我小时候,最盼望的节日就是除夕了。早上很早起来就要和爸爸忙活着贴对联,其实也不能说那时是和爸爸帮忙,也帮不上什么忙,因为毕竟还是小孩子嘛。现在长大了,除夕那天早晨是真正帮忙了,贴春联时,会经常发现有很多很有意思的春联。

在除夕下午那顿饭上,十一年来家人真正团圆的一顿饭,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兄弟姐妹们,非常热闹。吃完这顿饭,还要去放一挂鞭炮,这也是一种习俗吧。

除夕夜有一个习俗,那就是守岁。其实在我小时候,每年都是不到晚上十点就已经睡着了,看着春晚看着看着就睡着了。睡觉前,我总是给我爸爸说让他到了零点喊我,可是每次都喊不起来,我都是说太困了,然后就又睡着了。不过渐渐长大的我,学会了“熬夜”,每次除夕夜都不会提早睡。说道学会了“熬夜”,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初二那年我学会了看球,那个夏天,正值20xx巴西世界杯举办的时间,刚开始几天我都是只看看热闹,后来竟然迷上了,此后每次有阿根廷的比赛都会熬夜看,有时是在凌晨,那我就定上闹铃,到那时候再起来看,就这样,我逐渐学会了“夜猫子”的“技能”。今年的除夕夜,我又看联赛又看春晚,还在手机上抢腾讯发的红包,一晚上都没有嫌着,一直到了凌晨2点才睡。

今年的春晚,让我感觉无比乏味,吐槽也更是少不了,说真的我个人感觉还不如辽宁春晚办的好。

别人都说,年味越来越淡了。

一年一度的春节,家家户户团圆的大日子到来。都说“小孩望过年”,春节不单是大人的事,也是孩子们的事。为了辞旧迎新,中国人养成了千年的风俗习惯,有心的父母利用各种习俗教会孩子更多的道理,带孩子过一个有意义的春节。然而,我问我亲戚家一个妹妹什么是过年,她却回答到:过年就是上网抢红包。这真是让人大跌眼镜,然而她还说:“马云叔叔春节要发2亿元,过年就是上网抢红包!”这不得不让我姨说:“我没想到在孩子眼里,过春节竟然是这样的。不过说实话,现在过春节确实演变成要么吃吃喝喝,要么上网发微信、抢红包,却没有给孩子们带来真正的快乐,我们以前小时候浓浓的年味,现在的孩子们确实难找到了。”

是的,的确是这样。我们小时候,除夕夜和村里的小伙伴们一起在外面放鞭炮,有时还去别人家打牌玩,再看看现在,我们身边这些人几乎全都是手不能离开手机、坐着不能离开电脑,孩子们也只知道要抢红包,年味真的淡了。

今年过春节,我真是没有碰鞭炮,更没有去玩,自己感觉非常没意思,也不想出去玩,跟小时候真的是不一样了。

一些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品尝着美味佳肴,谈着一些开心的话儿。而最高兴的则是我们,可以大把大把地攒取压岁钱,然后就欢天喜地地跑到街上去买很多好玩的东西,而我们只要嘴巴甜一点,多说些祝福的话儿,那可就大赚一笔了!

人们一直玩到深夜,嘴里啃着美味水果,手里燃放鞭炮烟火,尽情地玩个痛快!

这才是我们应该有的春节、应该有的年味。

年味高中作文8

古道西风发表日志:过年

寒假已经过半了,一直宅在家里——过年!可怎么都觉得这“年”过的没有了一点儿兴致,除了赴宴、逛街,就

是睡觉,真有点儿害怕过年了。我一直认为现在只是时间上的过年,真正的过年是在童年的时光里。

在儿时的老家,一到腊月,对村里人来说就是放了长假,地里、湖里(就是老家的庄稼地)都空了,只有小麦苗,其他的都归仓了,偶尔有未成年的驴儿、牛儿、狗儿在湖里和孩子们玩耍,大人们就开始打扫院子,码好柴禾,窖好山芋,盘算着今年的年怎么个过法。

那时,对我来说,等待过年的日子是难熬的。从天已变冷开始,就算着放寒假的日子,算着离过年的天数。那时,我最期盼的就是我小舅过年回老家,因为我和姥姥住在一起,他回去就是到我们家。他来了除了带我玩之外,还会从他大大的皮包里掏出一份城里带来的礼物,在那时,一份从城里带回的礼物会让我的心里漫溢着惊喜。只在过年,生活的日历上才会出现这一抹亮色,只在过年,我的童年才能开启这份惊喜。

终于到了期盼的过年,在儿时老家的过年是从腊月底开始的。

年前的几天,是家里比较忙的。父亲是名教师,天一冷,学校就给孩子们放假了,父亲安排好学校的事情,就会顺便带些年货回家,父亲购置的多是猪肉和家里没有的蔬菜,猪肉带回家后,父亲会用绳子挂在屋里的梁上,主要是防止老鼠和猫给先吃了,因为这块肉要用来过年招待客人,但是有时也防不胜防。一回到家,父亲就会张罗给村里的人写春联,老家叫写对了,因为父亲是村里的文化人,写得一手好字。父亲在案上写,我也在旁边帮忙裁纸、牵纸,到了上三、四年级了,一些门边、门楣上字我也给写几个呢。这一写就是三五天,全免费的,父亲到去世前几十年一直坚持这件事,而且乐此不彼。

母亲和姥姥在年前工作,我的记忆中就是熬糖、蒸馍,油炸一些面食等。印象比较深的是农村过年蒸馍,每家都会蒸好几笼屉,先放在外面晾,然后放在缸里储藏,一直能吃到出了正月。那时经济条件差,家里都会蒸两样馍,一种是纯山芋面的,有时也有玉米面的,一种是山芋或玉米面外面包裹着一层小麦面的,后来条件好了,也会蒸一些纯小麦面的,主要用于家里招待客人的。前一种馍,刚蒸出来的

吃懒做,妻子为了教育丈夫改邪归正,想一计策,假装生病迫使其丈夫为她擀面叶。从此以后两人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大路上来了我陈士铎,一去赶会三天多”,这个出名的唱段村里的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会。

年,就这样年复一年地过着,我们在企盼中由小孩子长成了大人,年的味道也在年轮中,不知不觉地渐渐淡了。也许是人们现在的日子过好了的缘故吧,对年的那种祈盼、期待、欣喜都被眼下富足安康的生活情趣湮没了。也正是因为如此,现在每每想起儿时在乡下过年的生活就感到分外的甜蜜、亲切和弥足珍贵。

《年味高中作文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