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随笔

时间:2022-11-03 23:15:21
元宵节随笔

元宵节随笔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说起随笔,大家应该都有印象吧?随笔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常见的随笔有哪些形式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元宵节随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元宵节随笔1

元宵节。下雨。一周最后一个工作日。读书群里的小朋友感慨,过完元宵,新年就真的过去了。

好友在群里直播汤圆制作的整个过程。看着非常诱人,现在自己能包汤圆的人很少了。大多去超市或者饮食店里买。这两天上海的几家老字号都排着长队。多半是上了年纪的叔叔阿姨,一买就是几盒,回家分给孩子和家人。

记得小时候,只有新年才有机会吃汤圆。过年去亲戚家拜访。一般端上来的点心就是汤圆和春卷。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是自己做汤圆,每家人的味道各不相同。即使是同样的馅料,吃到嘴里也不一样。朋友说奶奶家和外婆家的宁波汤圆虽然做法一样,但每次吃他还是觉得奶奶家的更香,更糯。开始不得其解,后来想明白了。因为每次他去,奶奶的汤圆都是现包的。所以比起外婆家包了一天放在那里,口感会更糯。

那时候,糯米粉都是自家磨的。包汤圆的黑洋酥也是自己家做的。最喜欢闻炒芝麻时的那股香味,文火轻轻地逼出芝麻的油,炒熟后细细捣碎,拌上绵白糖,用生板油捏好,慢慢和匀后,湿的细纱布盖在上面。等包的时候,把和匀馅子捏成一个个枣子大小球。水磨粉处理好,也做成一个个小团。我就等着爸爸妈妈把馅料包进去,负责把它们搓圆。有时候,馅料不够了,也会用做八宝饭剩下的豆沙代替。再不行就干脆来个实心圆子。如果吃到就是中了头彩,那一坨黏牙的糯米团子,实在不是我喜欢的。

还有一种特别的团子也是要元宵才吃得到。那天常会去逛庙会。最喜欢吃里边买的菜肉团子。一般是荠菜加上肉做的馅儿。真的软软糯糯,非常鲜美。当然还有鲜肉汤圆也是不错的选择。落座以后,点上一碗。有个尖尖头的是鲜肉,圆的就是黑洋酥。先咸后甜,吃完有说不出的满足。

小时候元宵节最喜欢去“轧闹猛”。城隍庙和大世界都会有灯会。小孩子们人手一个兔子灯。大家会比谁的大,谁的漂亮,爸爸妈妈手都很巧,每年我都会有新的兔子灯。各种颜色的,里面有一小节蜡烛。装上四个轱辘,拉着就能走。等到去参加灯会的时候,还可以看到漂亮的宫灯,巨型的红灯笼,还有看着稀奇的走马灯。灯上的装饰画多半有吉祥的寓意,或者是各种故事。最喜欢做的事情是猜灯谜。灯下的纸条上写着谜面,如果猜对了就可以把纸条摘下来,去兑奖处,答案正确可以换到礼品。记得自己得到过一个小皮球。那大概是陪了我很长时间的一个玩具。

已经好多年没有去灯会了,孩子小的时候过节还买个兔子灯什么的,不过已经是塑料的,里面一个小灯泡。满大街都是,没什么新鲜的。慢慢的元宵节最多就是大家吃顿饭,尝几个汤圆应应景。实在没有小时候,那种过节的味道。虽然这两年常常听到“仪式感”这个词。不过这些民俗对现在的孩子而言实在有些遥远。他们是数字时代成长的一群人。传统对他们来说繁文缛节太多,也没什么特别有趣的地方。也许以后,元宵节连汤圆都不吃了。

雨天没有办法赏月。元宵节就在平凡的日子里过了。不过想想家人可以吃顿团圆饭,生活平安顺利,衣食无忧。佳节有祝福,已经足够圆满。感恩!

元宵节随笔2

今天真是个高兴的日子!

20xx年暑假的时候,我开始学着上网,学着打字,那时候,还不懂开通空间和看空间里的文字 。后来,有热心的朋友帮我开通了空间,开始,也只是转载别人的日志,或是把书上自己喜欢的文章 放到空间日志里。再后来,自己也学着写日志,把自己的心情或是见闻放在空间日志里和好友们一起分享,每个朋友的点评都给我带来一份欣喜,也是对我极大的支持和鼓励。此后,能用漂亮的信纸写日志又成了我小小的梦想。今天,儿子帮我实现了这个愿望,我将每天用心发现生活中的美,让每一天都成为人生中一个新的起点,让每一天都生活的有意义,更愿能和好友们一起分享快乐。

现在,我有了很多喜欢文字的朋友,他们的文字真挚、朴实,风格各异,我从中学习了很多,也让我觉得很快乐很幸福。朋友们,感谢一路上有你们,愿和你们在空间里一起成长。

在今天这个喜庆的日子,我衷心的祝愿朋友们新年幸福!元宵节快乐!吉祥好运!

元宵节随笔3

不知不觉又到每年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了。每到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家阳台上挂上红灯笼。吃着糟羹,去崇和门广场或者灵湖公园看花灯,这就是我的元宵节。

今年的元宵节又是一个雨天。虽然下着雨,但还是阻止不了前来观赏花灯的人们的脚步。一路上就看见行人三五成群的,他们的目的地都是同一个地方——灵湖。

走近灵湖,大老远就可以看见那里灯光绚丽,色彩斑斓。走入灵湖公园,只见广场上人山人海,好像一不小心就会踩到别人的脚似的。门口的八字羊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他们颜色不同,神态各异,充满了灵性。人们不停地在花灯前摆着各种姿态留影,和羊儿们一起过一个幸福的羊年。

元宵节随笔4

青箩木屋,香茗藤椅,居旁有竹,枕畔有书,暖暖的阳光,淡淡的茉莉香,慵闲静坐,凝目沉思,享受着独处的光阴。或是在这样一处闲雅之境,与最爱的人白发相依,携手夕阳,无怨无嗔,共度余生,这一直是我神往的境界。

元宵之日,朋友赠送美图,那意境恰如心中所想,图片中虽然多了鲜花的喧闹,却也清雅宁静,欣赏良久,不忍移目。

恍然之间,心升无限感慨,华年似水,最无奈的是光阴的流逝,曾无数梦想在心中绽放,似午夜的花儿,悄悄地开,悄悄地谢。只有这个木屋藤椅香茗的愿望,一直藏在心底,日久弥珍,总是能触动心底最柔软的那抹神经,时时感动自己。

站在窗前,看到了砰然腾空的烟花,一朵朵,一簇簇,璀璨夺目,转瞬间又幻化成灰,飘然而逝,再寻不到点滴的痕迹。剪心日日年年,每年的元宵节都会观赏烟花,都会被那种绚丽的美而震撼,哪怕分秒存活,当烟花散去,繁华一梦,全无影踪。哀叹也好,惋惜也好,那就是它的轨迹。

用自己最绚丽的美博得人间一笑,使命既去,它也如风般的杳然,人人惊叹它的短暂之时,也记住了那震撼心灵的瞬间。

傍晚,灯祭父母,跪在白雪覆盖的坟前,看着油灯静静的摇曳燃烧,看着纸灰幻化成只只黑蝴蝶,飘舞在苍茫的荒野,眼前晃动的全是父母的笑容。挚亲的亲人,生我养我,给了我最幸福的光阴,一朝魂杳,他们只能在天堂遥望我寂寞长跪的身影,只能在天堂怜惜爱女孤苦独泣。

元宵节随笔5

又从茫茫人群中邂逅了你熟悉的脸颊

那一瞬间仿佛刺痛了十年前的那一晚

那晚也是星星站满了天空

也是月光轻轻的洒在身上……

一样的人共同走过同样的街

一样的笑容一样美美的心情砰砰的心跳

一样淡淡的忧愁无法说出口

回忆将我们扣留

牵着你的手一直走到最后……

时间又从容的从我们指缝 ……此处隐藏7971个字……的真正来意纯属是为了扣女。

哈哈…巧遇今天同时是国产情人节,正是才子扣淑女,择日不如撞日!走进花街灯谜会,才子佳人尽显眼前,但找个像我这么才子的竟然难过登天。于是凭着自己一度才智,魅力显著,走进灯谜会钩魂般的向佳人淑女出口成文,死缠烂打,穷‘追’不舍。其实这个年头没有多少个可以称得上是淑女了。扣女难,找淑女更难。

唉…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阴。眼看遍街是“猪扒”,实在难以忍受其样貌。恨不得一拳脚踢让其飞出地球。佳节岂能空收获,面临此景,我灵机一动,想起双喜同庆节为伴。于是今天就把元宵节作为情人。既可以消心头难,又可以将节庆节,实在一举两得!藉着欢喜之余,真的好想说声“我爱你,元宵节”!

元宵节随笔13

又是一年元宵节,校园的角落挂满了火红的灯笼,不由自主的想起儿时的欢乐。

每当此佳节来临,早晨在家门口放一长串鞭炮,在噼里啪啦声中迎接她。当夜幕降临之际,我们开始拿出父辈们买的各式各样的灯笼,再给灯笼中点上一根小红蜡烛,这欢喜的时刻便开始了,小伙伴们聚在一起,走街串巷,边走边喊:“走了,看社火去了!”我们家乡的习俗,正月十五是要耍社火的,先去庙堂拜神祈福,然后扮演关公等各种大神,去村里各家进行表演,顺便收些拜神礼,大家一起吃吃喝喝,玩玩……锣鼓喧天,各路大神挥舞着自己的神兵利器,在院子里来回耍把式,主人家又是放炮,又是发烟,又是端上美味佳肴,又是献上拜神礼品,可热闹呀!如今远在他乡,挺熟悉的调子,看一样的灯笼,心中却是兴奋不起来。都说:如今最好,别说来日方长。时光难留,只有一去不返。将所有都概括了。

在《金蛇狂舞》的曲调中,追忆熟悉的身影,寻觅童颜欢笑,探寻欢舞中那份淳朴与憨厚。呼呼的北风将雪花挑弄,片片雪花在北风中变身成一粒粒,扑到我们的脸庞,那份痛在此时已经变成了温暖,亲切,爱恋。一行行小脚丫的痕迹在白茫茫的路上,留下了太多的眷恋,太多的温馨,太多的甜蜜。此刻最幸福的便是几个伙伴一起滚铁环了,虽然手套露出了五根手指,指尖早已麻木,却不减弱我们奔跑的脚步,娴熟的铁环转弯,刹车,起步都在那一条条小路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似水的流年里,往事成行行热泪,洗刷着蹉跎岁月带来的伤痛。在静寂的茫茫白雪尽头,留下了不曾停歇的脚步。天边的白云依旧,我在这头,你却在那头,共同遥望着这份静谧的纯洁,在这欢乐祥和的火红岁月里,我们都默默的为心点起灯,即使不能照亮所有的黑暗,但足以照亮眼前的路,足以。曾经的兄弟情深,曾经的海枯石烂,曾经的同甘共苦,都在这漫漫长河中淡然。炽热的烛光在灯笼中挥洒着汗水,将生命的最后一余温热赠予人间,在雪白的大地上显得格外耀眼。任岁月流淌,人去,茶凉;任时光变老,冬去,春来;任人情世故,微笑,变暖。儿时的欢乐中,尽头寻觅着父亲的憨笑,母亲在厨房翻炒的余温。门前的那棵树依然挺立,只是没有了往日的葱绿,光秃秃的树枝上蒙了一层白纱,树根处堆积的雪已经融化殆尽,唯有几只麻雀在枝头欢歌。忽然记起那句:每逢佳节倍思亲 ,也许都和我一样,今天都会想起曾今吧。

动听悦耳的铃声响起,哦,放学了。同学们今晚会不会跟我小时候一样,一起度过这样美好的时光?校园里欢快的音符伴随着回家的脚步,走起!

元宵节随笔14

“明天是元宵节,我还要炸元宵!”“什么?妈妈您还要炸?”一提起炸元宵,我的脑海里便会浮现出去年妈妈炸元宵时那恐怖的画面:

“噼哩叭啦,嘣!”“妈妈,妈妈,您没事吧!发生什么了?”正在客厅看电视看得不亦乐乎的我被这从厨房里传来的“冲天巨响”震得一颤急忙赶到厨房,只见妈妈左手拿着锅盖,右手握着铲子,怔怔地立在那里,看来受到的“震撼”不小啊!再看锅里,只见个个元宵都鼓起了“肚子”在油锅里沸腾着,不时溅起片片油花,仿佛它们随时都能爆发出无穷的“超能量”。再看燃气灶旁边的玻璃,上面居然粘着一个瘪了下去的元宵!不用说,刚才的巨响肯定是它们发出的。老天!这热锅中的元宵也太具“杀伤力”了吧!

待我回过神来,便开始对妈妈念经:“妈妈您忘了去年炸元宵多危险了吗?元宵在油锅里溅起大片油花,白的元宵居然飞出锅外,多可怕啊!出了意外怎么办?妈妈,你别炸了,好不好?”“没关系!不就是炸几个元宵吗?你别担心。”

唉,妈妈就是这样,倔强得不得了,她决定了做的事,十头牛也拉不回来,劝说她,就等于白费力气,也许我从别的方面想想办法能省些脑细胞吧。

对!既然不能阻止妈妈,那就想想办法让炸元宵变得安全些吧。可是,这炸元宵的方法是前人流传下来的,后人沿用了这么多年,一定被改进得无懈可击了,我能找出更好的办法吗?这种想法不禁让我有些泄气,可转念又一想:做什么事情都按照传统的方法,这生活还有什么新鲜可言?我今天一定得给它来个突破!

元宵由皮和馅组成,可是什么导致元宵爆掉呢?爆掉是因为膨胀,可是是什么东西在膨胀呢?馅?不像,那么是……我突然眼前一亮:空气!对,一定是空气膨胀而又无法排出,才致使元宵爆掉,我一下子豁然开朗了,这样看来,我只要给元宵扎个小孔就一切OK了!这样一来既可以排空气,又不会让馅流出,对就这么做!

说干就干,我趁厨房里没人,便蹑手蹑脚地找出元宵,小心翼翼地给它们扎上洞,待完成这切后,我又轻轻地走出了厨房。

第二天,妈妈炸元宵的时候,我则坐在餐桌旁,紧张而又专心致志地倾听着厨房里的动静,果然这次没再发出那种恐怖的“叭叭”声,不一会儿,妈妈便将一盘金灿灿、香喷喷的炸元宵端上了餐桌,看着妈妈那得意的笑脸,我的心里不禁乐开了花!

谁说古人的道路一定完美?谁说前人的方法一定对,如果没有自己的探索与创新,我们大概只能沉浸在前人的成功中,深深陷入前人的错误里吧!

元宵节随笔15

作为春节最后一道华美的帷幕,元宵节又拖着她那绚丽多姿的长裙款款走来。又是一年的元宵节,又是一年的花谢花开,岁月的年轮又在我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走过今天,新年的脚步也即将离我远去,仿佛一切还在昨天,昨天新年的钟声刚刚敲响,今天就伴着灯盏来回忆着曾经的逝光,感叹岁月,如飞似的流星,在转顺之间消失,还没等看到它的影子就一闪而过了,是那么得不愿,那么的不舍,不愿时光这么快,这么急的带走岁月以及在脸上刻下的痕迹。

可是我们是无法改变自然的,抓住青春的尾巴,就让我用最后的青春来保持一个年轻的心吧!

春去春又来,又是一年元宵夜。相同的是周而复始的更替。清晨,泡一壶清茶,美美品品人生!元宵节了,早早的为朋友们送去祝福。

逝去的一年,有欢笑,那是快乐和喜悦,生活的甜蜜,我在笑声里陶醉。笑声里,让我尝到了生活的滋味,忘掉了烦恼和忧愁。有泪水,那是情感的升华,真情的感动。那不是伤心的泪,因为伤心的泪流在了心里。

留下的只有迷茫和彷徨,还有淡淡的微笑。辛勤的汗水,带来的是收获,在收获喜悦与快乐的同时,我也默默地为亲人和朋友送去深深的祝福。走过元宵节,迎来新的元年,更多的期盼在我的心中!

美好的日子在我们的心底会一直存在的。在这个小年的最后一天恭祝所有的朋友们:新的一年开心快乐,没有烦恼,共同努力。

《元宵节随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