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升初作文指导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升初作文指导,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升初作文指导1对于想象作文教学,《课程标准》提出“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的实施建议。由此可见,要求小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想象写出来,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怎样培训小学生的想象作文能力?语文教师的引导是关键。经过笔者实践,认为语文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重视想象材料(表象)的积累,二是切实进行想象训练,三是正确指导想象作文训练。
一、丰富表象积累
1、在接触大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积累表象。小学生的生活环境,周围的所有事物,是学生表象的重要来源。语文教师要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留心周围的人和事物,勤于观察思考,逐步积累丰富的大自然和社会的表象。
2、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表象。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感知事物,形成表象。小学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参观、看展览、游览、游戏以及看电影看电视等多种活动,使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比较、分析和综合,获得丰富多彩的表象。
3、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积累表象。小学生识字写字、同学之间交流、阅读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是丰富学生表象的有效途径。汉语拼音中的字形教学,汉字中的字形、字义的教学;口语交际训练中的看图、观察事物、实验制作和听故事等形式;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词和句子等等。这些都能够有效地帮助小学生丰富表象积累。再者,语文教学中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口头讲述,带领小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也能使儿童积累起丰富和准确的表象。
4、在积累语句的同时积累表象。心理学专家研究表明,儿童的想象总是以语音、文字的形式加以表现,发展儿童的言语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儿童想象的水平。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本和课外读物,在积累词汇句子段落篇章的同时,使学生间接地看到许多生活中未曾见到的事物,从而丰富表象积累。
二、落实想象训练
1、在学科综合中训练学生的想象。科学课、美术课、音乐课、体育课、数学课等非语文学科,都有训练学生想象的因素。如,美术课上设绘画、手工、雕刻等必须借助想象;音乐课上,学生根据歌词或乐曲,想象出一幅幅有声有色的画面。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为小学生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机会。
2、开展适当的训练,使学生学会想象。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想象训练形式要多种多样,例如对静物的动态想象、对抽象词的具体想象、对无声状的有声想象、对无色状的有色想象、对物体的拟人想象、对个别事物的概括想象等,对小学生进行多方位的思维扩展。
3、创新教学方法。形义想象教学法是小学生识字教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训练学生想象力:会意想象法、形声想象法、部首想象法、同音想象法和声旁想象法等。从而达到帮助小学生利用汉字的造字规律“根据字形解释字义”的目的。
4、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抓住生动形象的词语、句子,唤起学生头脑中与词句相关联的表象,并按文字表述进行表象组合,训练学生的想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情节合理想象,或补充省略的情节,或把简单的部分具体化、形象化等。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把课文想象成一幅画。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创造性复述,等等。
为此,小学生的想象训练要贯穿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做到想象作文与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相结合,想象力培养与思维力、注意力、观察力、分析力等培养相结合。
三、想象作文的训练指导和分类
狭义上的想象作文,在一定程度上它是创造想象的结果,具有首创性、独特性和新颖性等特点。心理学专家研究指出,第一学段学生以再造想象为主,第二、三学段的学生再造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越来越多,而且能够对已有表象做出真正的创造加工,能够独立地进行创造想象。想象作文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四类:
1、改造类。如,诗句改写法、观察联想法、画面写意法、音响诱导法等;
2、接续类。如,续写补写法、故事延续法等;
3、扩充类。如,情境扩充法、词语联缀法、词义描绘法等;
4、畅想类。如,情景假设法、理想设计法、科学幻想法、童话创作法等。
想象作文的指导,教师应该在平时就要重视学生的表象积累和想象训练。想象作文动笔前的指导,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诱导,指引学生想象的路径和角度。生动形象的描述,激发想象的故事,引人思考的问题,直观具体的情境,声像结合、视听组合的动画、视频等等,都有利于学生打开思路,大胆想象。指导学生想象作文,可以先说后写,从述到作,适当采用“小组交流”,到“全班展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相互启发,诱导想象。想象作文的批改和讲评,是教师指导的继续。由于儿童的想象和成人的想象之间的差别较大,教师要肯定学生新颖独特、别出心裁的想象,鼓励学生大胆虚构、积极幻想,甚至是“白日做梦”式的也要充分肯定与支持。
综上所述,小学生想象作文的形成,表象积累,丰富想象材料是前提;想象训练,学会想象方法是保证;想象作文,加工改造想象材料是结果。不难看出,小学生想象作文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根据儿童想象的规律,依据小学生想象的特点及儿童心理特点等方面加以引导。
小升初作文指导2学会叙事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中。平凡的生活里会遇到多少不平凡的事啊,父母对自己疼爱,关心的事让自己内心感到无比温暖;老师,集体,同学的关怀与友爱的事,让你感受到师生情,同窗谊,集体的力量;偶尔碰到的好事,让我们感受到社会的新风尚……这么多的事,都是我们写作的极好素材,把它们写下来,不但能提高写作能力,而且能通过这一件件事例,使我们更加热爱生活,更加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把经历过的,看到的,所从事的事写出来,就是叙事的文章。如何写好叙事的文章呢?
(一)首先要有明确的中心
中心是文章的灵魂,也是我们写作的目的。生活中的许多事,可能使我们受感染,受教育,给我们以启迪。所受的感染,所受的教育,所给我们的启迪就是文章的中心,有了中心,我们才有明确的写作目的,才有选择材料的标尺。例如:生活中的手足情的美好,使作者深受感染,作者就把它定为《金黄的大斗笠》的中心;生活中,一家三代人的和谐关系及中年人对生活的使命感,使作者深受教育,因此,把它定为《散步》一文的中心,我们在动笔之前,也应先想好,我要写的这篇习作,想表达什么感情?想说明什么道理?想写出我受到什么教育?想告诉读者我受到什么启迪。定出文章的中心,明确自己的写作 ……此处隐藏7254个字……学生发挥想象,或续写,或改写,或按自己意愿进行改写。这样既锻炼思维又训练写作能力。记得在教《乌鸦与狐狸》时,我在让学生按课文意思表演课本剧时,一个很不情愿演乌鸦的小朋友在演乌鸦时一直不肯松嘴吐出嘴中的"肉",任凭其他同学怎么喊,就是不松嘴。我很不理解,就问他:"你为什么不松口呢?"他说:"我不愿意当愚蠢的乌鸦,我才不上狐狸的当呢。"于是我趁机启发学生想象乌鸦下一次又碰到狐狸会怎么对付?学生兴致勃勃地发挥想象,写的可带劲了。
5.贴近生活,想象对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和喜好。只有让他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才能更理解人生沧桑。我让学生写《假如我是校长》,《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中国》,《假如我是小警察》等,既学会了描写生活,又体验了另一个我。
6.放飞翅膀,想象未来。对于未来生活充满希望,才能珍惜现在,才能焕发努力去开创未来。我让学生依据科学预测未来,《二十年后再相会》,《未来的世界》,〈二十年后的我〉等。都让学生放飞畅想翅膀,漫游未来,写出了水平。
7.真情表达,直抒胸臆。学生最怕没经历过的好事或景观。但却喜欢向老师说悄悄话。一般写的都是真实感情。姚联辉同学在《老师教我作人》一文中写道:"我这个人贪玩,好动,但老师并没有一味指责,而是认为玩是儿童本性,只要不耽搁学习就好。你对我们宽宏大度,劳动时自己能做的事大都自己默契无闻地做了,对我们的淘气常常一笑了之。"这没有认真的体验是写不出的。姚鸿凤同学在《一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中再现了古诗复习课的精彩场面。"一节课虽然结束了,但同学们仍然沉浸在诗的海洋中。"也是精彩的写照。调动学生生活积累,帮助学生体验习作的成功和与人交流的愉悦。
8.提供平台,愉悦作文。学生的表达欲望,是决定他们的作文成败的重要因素。让学生找到作文的乐趣和自信,每到作文时,自然会有跃跃欲试。
小升初作文指导7抒情,就是对主观感情的抒发和表达。抒情文则是以情感的抒写作为主要写作目的的文章。抒情是一种重要的写作手法,抒情文也是重要的散文形式之一。
我们每一个人实际上从一出生就会抒情。小孩子见到妈妈时会兴奋地发出“咿咿呀呀”的简单的音节,饥饿时会“哇哇”地大哭,这都是在抒情。等到长大了,逐渐掌握了更复杂的语言,逐渐学会了书写,将这些语言组织起来,以描述自己的主观感情,并形成书面文字,这就是抒情文。
抒情贵在真实。初写抒情文,一定要抒写自己真实的思想情感,切忌矫揉造作、感情虚假。我国宋代的著名词人辛弃疾有过这么一句词:为赋新词强说愁。它的意思是说,一个人本没有愁,或者说并不真正懂得愁,但是为了写出一首好词,却故意在那里说自己怎么怎么愁。对于作家、诗人来说,这是写作的需要,但对我们初学写作的人,这就是无病呻吟,是作文中的大忌。我们在写作抒情文章时,一定要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心中有什么就写什么,只有这样,文章中表达的情感才会可亲、可信,真实、感人。
从情感的表达方式上讲,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之分。“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这是直接抒情。直接抒情比较直白、热烈,多用带有浓重感情色彩的判断句、陈述句等,同时经常会在句中使用感叹词,如“好美啊”、“真想你呀”。间接抒情则比较含蓄。它往往借助于叙述、描写和议论等手法来抒发感情。如“蓝蓝的天空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用对草原上蓝天、白云、奔腾的骏马来表达心中的喜悦之情。
间接抒情方法很多。有的借助于人或物,通过对人物行为的描写来表达。如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到:“妈妈欣慰地笑了。她的眼睛亮晶晶的,盯着我看了很久很久。”通过妈妈笑了、眼睛亮晶晶的、盯着我看等行为描写,来表现妈妈因“我”的进步而高兴、“我”因自己的行为使妈妈欣慰而自豪的情感。这是“借人抒情”。有的借助于物,在对事物状态的描摩中抒发感情。如:“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引自《金色的鱼钩》)有的“借事抒情”,将主观感情隐藏在对事件的记叙之中。有的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通过描写景物来达到抒情的目的。有的是通过议论抒情,把自己真实的思想情感寄托在几句点睛式的议论之中,如“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引自《一夜的工作》)。
抒情时,应该灵活运用各种表达技巧,如拟人、比喻、对比、象征、衬托、联想、夸张等等。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的结尾?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运用比喻手法,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出来。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在抒情文中的运用又是如何呢?一般来说,直接抒情多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结合使用,在这些写作的基础上,画龙点睛或是点明题意。直接抒情还经常用于作者感受最深刻、感情最强烈的地方,以精练的语言表达浓郁的感情和强烈的感染力。间接抒情因其表现手法的多样和含蓄,运用和也比直接抒情要广泛。但在大多情况下,两者是结合使用的,在间接抒情的基础上,以直接抒情点题或是升华情感,效果往往不错。
训练作文:
请把下面的一段话扩充具体,自拟题目。
教室里,同学们正在进行大扫除。大家干得真欢……
满分例文:
今天上午,郭老师一进教室门就说:“今天下午大扫除,要带盆和抹布来,最好带一些洗衣粉和洗洁精。”“噢!噢!”教室里顿时响起了一片欢呼声。
下午我拿着盆和抹布来到教室时,我们小组的同学们都已经到齐了,大家都很兴奋,有的摩拳擦掌,有的捋胳膊挽袖子,准备大干一场。我这个组长马上发号司令:“黄翔去擦中间那扇窗户,王月和郭峰去擦第一扇窗户,王芳和牛佳去擦最后那扇窗户。”这几个同学赶忙拿脸盆接水,然后各自分工擦洗起来。有的站在椅子上擦上半部,有的踮着脚擦中间,有的蹲下身子擦下边,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
我这个组长也不能闲着,叫上雷晨光去擦柜子、讲台和讲台后面的那面墙。我先往脸盆里到了一些洗洁精,拿起抹布蘸了点水,擦起墙来。雷晨光在我后面认真地擦着讲台,擦得满头大汗,头上冒着热气,便擦边说:“这该死的红墨水,怎么也擦不掉。”
这时,我也碰到了麻烦,墙上有许多黄色的斑点,我擦了一遍又一遍,可怎么也擦不掉。斑点好像对我说:“你不要白费力气了,你是擦不掉我的,哈哈哈……!”这时,我的斗志一下子高涨起来,对它说:“你等着吧,我一定会把你擦掉,看你能得意多久。”说着,我又往脸盆里加了点洗洁精,把抹布放进去揉了揉,然后使劲擦那些小黄点,慢慢地,小黄点一点点地淡了,这些小黄点好像对我说:“大哥,饶了我吧,我还想在这多住一年呢。”可是我要斩草除根。我又加了一把劲,把它们全部消灭了。我抬头看了看,墙已被擦得干干净净,露出了庐山真面目。我扭头看了看雷晨光,他也把讲台擦干净了,我又看了看我的其他组员,他们用洗衣粉和洗洁精把窗户擦得一尘不染。
我们终于完成了任务。看,我们的教室变得多么干净明亮,可是同学们的样子显然有些狼狈,有的衣服被弄脏弄湿了,有的脸成了大花猫,有的甚至连腰都直不起来了。虽然我们很累,可是我们很高兴,因为我们过了多么有意义的一天。